發布時間:2025-05-30 14:48:00作者:濟南熱力集團
科技創新是推動民生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。作為城市能源保障的重要支柱,供熱行業的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直接關系民生福祉與城市治理效能。濟南能源集團所屬熱力集團立足行業前沿,以技術革新破解傳統供熱管理難題,為能源領域數字化變革提供實踐樣本。
在能源轉型與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,濟南熱力集團聚焦智慧供熱領域的創新探索與實踐,以DeepSeek大模型為技術引擎,深度融合供熱生產各環節;同時,充分發揮數字孿生技術優勢,賦予供熱系統“智能調控”的能力,全力打造新一代智慧供熱網絡。
AI數字員工,24小時守護供熱穩定
“傳統的供熱業務流程需要大量人工操作,容易出現人為失誤。”濟南熱力集團數控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而基于DeepSeek - V3模型打造的AI數字員工,則可以憑借其卓越的自然語言處理和問題解析能力,精準捕捉語音或文字指令,自動調用平臺功能,實現供熱業務流程自動化。”
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,AI數字員工將具備24小時智能監盤能力,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護者,時刻盯著供熱系統的運行狀態;一旦發現異常工況,它會立即報警通知相關人員,并提供專業的處置方案,全方位保障供熱系統的穩定運行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供熱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。
“工藝機理+大模型”雙驅動
在設備預測性維護領域,濟南熱力集團構建了“工藝機理”+“大模型”雙驅動的數字孿生體系。通過構建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深度融合體系,讓單體設備內部機理參數與運行狀態呈現1:1的精準映射;此外,在設備集群層面構建起動態交互的協同機制,更實現了從“被動維修”到“主動預防”的運維模式革新。
“這種多維度的系統建模方式,將為DeepSeek大模型提供涵蓋微觀實體特征與宏觀系統行為的認知框架,實現從離散數據分析到復雜系統推演的范式升級。”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工藝機理的融入,讓大模型可以更好地對換熱器、水泵、閥門等設備對象進行更智能的診斷,并給出解決方案;而數字孿生模型對系統未來狀態的精準預測,又進一步提升了大模型診斷分析的準確性,助力構建基于大模型的設備預測性維護能力。”
供熱系統自主優化
精準負荷預測是智慧供熱的關鍵環節之一。能源DeepSeek推理模型與工藝數字孿生模型協同發力,聚焦供熱核心業務場景,將實現供熱管網運行數據、氣象數據、用戶行為、viHeating®仿真計算數據等多維度數據的接入。
“針對小樣本場景,我們深度剖析歷史運行數據,融合工藝模型生成可解釋訓練數據,將進一步提升熱負荷預測模型的準確性。”相關負責人坦言,“借助融合工藝機理與行業大模型的供熱系統數字孿生模型,應用模型預測控制、在線實時優化等技術,在線動態計算熱工水力平衡,可以實現熱力站調控過程的全局統籌調度與自主優化運行。”
賦能供熱企業智慧決策
除了上述應用,濟南熱力集團還集成了DeepSeek自學習能力,構建起專家級知識庫。將大量的專家經驗轉化為管網規劃、換熱站改造、調度方案、應急預案等文檔資料,并通過大模型的文檔解析能力,實現知識的高效歸檔與智能分類。該知識庫的建立,將為供熱企業生產管理辦法、規范文件等提供智能化問答服務,為信息檢索與響應鋪設一條精確且高效的“快速通道”。
“根據天氣變化等實際情況,智能調控系統還會動態調整熱網負荷,為熱用戶提供更好的用熱體驗。”相關負責人滿懷期待地說道,“我們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大模型自動讀取換熱站實時運行數據。系統結合viHeating®模型在線水力計算與專家知識庫,自動生成供熱管網、換熱站的優化設計和改造方案。”
2024年,濟南能源集團所屬熱力集團開發并實施的“智慧供熱大腦長輸管網綜合調度平臺建設及應用示范”項目,入選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《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優秀案例集【2024】》,是全國同行業唯一入選項目,為濟南熱力集團與DeepSeek大模型的融合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下一步,濟南熱力集團將深化探索供熱行業與AI大模型的融合,打造智慧能源系統的新質生產力,為推動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“熱”力量。